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十七 (丙寅年)

缺月横窗烛未销,卧闻清露滴寒蕉。
悠扬别梦飘何处,谁托愁魂为一招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失眠的场景,充满了孤独与愁绪。

第一句"缺月横窗烛未销"写实景:残缺的月亮斜挂在窗前,蜡烛还亮着没熄灭。这个画面既交代了时间(深夜),又暗示了主人公辗转难眠的状态。

第二句"卧闻清露滴寒蕉"从听觉入手:躺着听见露水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。"寒蕉"二字点明秋意,清冷的露滴声更衬托出夜的寂静。

后两句转入抒情:"悠扬别梦飘何处"说零碎的梦境不知飘向何方,表现出心神不宁;"谁托愁魂为一招"则是直抒胸臆:谁能帮我招回这忧愁的灵魂呢?这种无处安放的愁绪,正是全诗的核心情感。

全诗妙在: 1. 用"缺月""寒蕉""清露"等意象自然营造出凄清氛围 2. 从视觉到听觉的多角度描写,让读者身临其境 3. 把抽象的"愁"比作可以"招回"的具体事物,化虚为实 4. 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,符合秋词含蓄深沉的特点

诗人通过失眠夜的小场景,写出了人生中那种无法排遣的孤独感,容易引发现代人共鸣。特别是最后一句的灵魂叩问,道出了许多人深夜独处时的心声。

王彦泓

镇江府金坛人,字次回。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,卒于官。博学好古,喜作艳体小诗,格调似韩偓。词不多作,而善改昔人词,有加毫颊上之致。有《疑雨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