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凉 壬辰重阳前二日张日容招集城南陶然亭

蓦过中秋后。
响西风、万梢芦荻,万条杨柳。
惆怅东篱归未得,帝里又将重九。
且趁伴、来开笑口。
检点尊前人如故,只病夫、废了持螯手(时余左臂病风。)。
用其一,且持酒。
敝裘缝裂新寒透。
记年时、随鹰逐兔,射飞烹走。
贫到今番无菊看,一醉径烦良友。
算乐事、人生难又。
此会明年知谁健,问登高、还在城南否。
吾老矣,莽回首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重阳节前和朋友聚会时的感慨,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叹息。

上片开头用"蓦过中秋后"点明时间,西风吹动芦苇和杨柳的声响,营造出萧瑟的秋意。作者因为生病不能像往年那样持蟹饮酒,只能勉强举杯,透露出无奈和遗憾。

下片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,突出生活的变化。从前还能打猎取乐,如今穷得连赏菊的钱都没有,全靠朋友请客喝酒。最后几句最为动人:明年的重阳节还能聚在一起吗?我们这些人都老了啊!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,对友情的珍视,让人感同身受。

整首词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(如生病的手臂、破旧的皮袄、无钱赏菊等)展现了一个落魄文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困顿中依然保持的豁达,以及对友情、对生命的深刻感悟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