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戏作水墨四纸张庆符有诗因用其韵

姑孰先生方遣化,饥食馋涎餐饼画。
信知诗必穷乃工,忍穷谁复如公者。
崎岖我已羁江湖,偻⑴肩如我世恐无。
从来画亦穷乃妙,两穷相值真堪吁。
平生笑坡誇四板,祇爱丹青非道眼。
岂如淡墨出天然,雪欲来时水云晚。
先生一见辄倾倒,回观浊世秋毫小。
不须更羡钓鱼翁,已自超然游汉表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对一位穷困潦倒却才华横溢的画家(姑孰先生)的敬佩之情,以及自己对艺术与人生困境的思考。

诗人开头用幽默的方式说:这位先生穷得只能靠画饼充饥(字面意思是饿到对着画里的饼流口水),但正是这种困境让他诗画俱佳。诗人感叹:现在世上能像他这样甘于清贫的人太少了。

接着诗人以自己为例:我虽然也过得辛苦("羁江湖"指漂泊),但像我这弯腰驼背的狼狈样,恐怕也是世间少有。诗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好诗往往出自穷人之手,好画也常诞生于困顿之时。当"诗穷"和"画穷"相遇,这种境况令人唏嘘。

然后诗人调侃苏东坡:东坡曾夸耀自己有四块珍贵的木板,但诗人认为那只是追求颜料(丹青)的世俗眼光,不如用淡墨作画来得自然。就像雪将至时的晚霞,水墨交融的意境更美妙。

最后写这位画家见到诗人的水墨画后非常欣赏,觉得相比浑浊的世俗,这些画作如同秋毫般精致。诗人由此感悟:不必羡慕那些垂钓的隐士,通过艺术创作,自己已经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了。

全诗核心是说:真正的艺术往往诞生于苦难中,用最朴素的笔墨(淡墨)反而能呈现最天然的美。穷困不是缺陷,而可能成为创作的源泉,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超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