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子二首 其二

熙春年少镇相随。
奈今衰。
孰扶持。
沙上鸥闲,夕照映东池。
好是山青掩骨处,湖澜远,静相宜。
心疑我亦不多时。
苦寻思。
致安夷。
人世可哀,休结再生期。
只应泉壤来作伴,云水际,落月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人到暮年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,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人生感悟。

上片用对比手法展开:开头回忆青春年少时与友人结伴同游的快乐时光("熙春年少镇相随"),转眼却已是衰老孤独的现状("奈今衰")。看着沙洲上悠闲的鸥鸟和夕阳映照的池塘,突然觉得青山掩骨、湖水静谧的墓地反而是个不错的归宿。这里用"好是"二字,看似轻松实则沉重,透露出对生命终点的坦然。

下片直接抒发内心矛盾:明知自己时日无多("心疑我亦不多时"),却还在苦苦思索如何安顿身心。看透人世无常的本质后("人世可哀"),诗人甚至不愿期待来世("休结再生期"),只愿与九泉黄土为伴,在云水月光间获得永恒安宁。最后三句的意象空灵悠远,把对死亡的恐惧转化成了对自然永恒的向往。

全词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一位老人坐在夕阳下的自言自语。通过"年少相随"与"今衰独处"的对比、"山青掩骨"与"湖澜远"的静美画面,把每个人都终将面对的衰老与死亡话题,写得既哀而不伤又充满哲理。特别是"人世可哀,休结再生期"两句,道破了看透生死后的豁达,这种直面生命局限的勇气,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