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亭怨慢 欧战启后,遵海而南,谋归故土,止于国门之外
问绀海、弄珠游女。
几度桑尘,悄迷星睫。
侬约巢痕,倦云来去两凄绝。
汉家陵阙,恨绕树鸟啼歇。
咫翠涩宫沟,荡不返、年时零叶。
愁切。
忆娇雷四起,人在芙蓉塘角。
霞烽流艳。
尽明日、阴晴难说。
掩袂忍回车,花落江南时节。
几度桑尘,悄迷星睫。
侬约巢痕,倦云来去两凄绝。
汉家陵阙,恨绕树鸟啼歇。
咫翠涩宫沟,荡不返、年时零叶。
愁切。
忆娇雷四起,人在芙蓉塘角。
霞烽流艳。
尽明日、阴晴难说。
掩袂忍回车,花落江南时节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作者流亡海外想回国却受阻的经历,用细腻的意象表达了战乱中的乡愁与无奈。
上阕以神话故事开头:"弄珠游女"指神话中海底采珍珠的仙女,暗示自己像仙女一样漂泊在海外。"几度桑尘"用沧海桑田的典故,说世事变迁让自己眼中蒙尘("悄迷星睫")。"巢痕"比喻故国,自己和"倦云"一样想归巢却不得,内心凄凉。"汉家陵阙"以下转向现实,用"绕树鸟啼"的典故表达有家难回的痛苦,"咫翠涩宫沟"说近在咫尺的祖国宫墙却像隔着重洋。
下阕转入回忆战前生活。"娇雷四起"可能是回忆故园热闹景象,"芙蓉塘角"的温馨与眼前战火形成对比。"霞烽流艳"描写战火像彩霞般艳丽却暗藏杀机,"阴晴难说"表达对未来的迷茫。最后"掩袂忍回车"是强忍泪水掉头离去,"花落江南"既点明离家的季节,也暗示美好时光的消逝。
全词最动人的是将宏大历史事件(世界大战)与个人微小感受(思乡)结合,用神话意象、自然景物作比喻,把不能直说的政治哀愁转化为可感的诗意画面。特别是"倦云来去"的孤独感,"咫翠涩宫沟"的近乡情怯,都是现代人也能共鸣的漂泊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