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论山颠与水涯,春来何处不荣华。
野红妖绿浑如画,一崦人家桃杏花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,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。

前两句"不论山颠与水涯,春来何处不荣华"用大白话说:春天来了,不管是高山顶还是水岸边,到处都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。这里用"荣华"这个形容繁华的词来描写草木生长,让人感受到春天铺天盖地的气势。

后两句"野红妖绿浑如画,一崦人家桃杏花"就像用手机拍下的春日特写:野外的红花绿草鲜艳得像是画出来的,在山坳里有一户人家,门前开着桃花杏花。诗人用"妖绿"形容植物的绿,这个"妖"字用得特别妙,既写出植物绿得发亮,又带着几分俏皮。

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。诗人不写具体某朵花,而是用"山颠水涯""野红妖绿"这种大场景,让我们感受到春天不是一点点来的,而是"轰"地一下突然占领了整个世界。最后落在"一崦人家"这个具体画面上,就像电影镜头从全景推到特写,让热闹的春景有了人间烟火气。

这种写法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——就像我们春天开车经过郊外,突然看见满山遍野的花草中冒出一户开着花的人家,那种惊喜感是一模一样的。

周垕

饶州鄱阳人,字良载。度宗咸淳十年进士。署江东提刑干办。恭帝德祐元年,元兵至,众推署降表,辞,骂且泣,夜遁去。通经博学,世称梅山先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