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指挥惠桃
仙果何处来,采摘瑶池滨。
香含雨露润,色染胭脂匀。
结实自有时,岂必三千春。
方朔狎恩爱,田疆罹苦辛。
王母何不吝,齐相何不仁。
世情甘近味,幽思谁与论。
感意良慇勤,稍以清形神。
琼瑶愧相报,述古聊为陈。
香含雨露润,色染胭脂匀。
结实自有时,岂必三千春。
方朔狎恩爱,田疆罹苦辛。
王母何不吝,齐相何不仁。
世情甘近味,幽思谁与论。
感意良慇勤,稍以清形神。
琼瑶愧相报,述古聊为陈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以桃子为引子,通过神话典故探讨了人世间的现实矛盾,语言生动又富有哲理。
开头用"仙果"形容桃子,说它像从王母娘娘的瑶池边采来的,带着露水的清香,颜色像胭脂一样红润。这里用神话色彩给普通桃子蒙上一层仙气,突出它的珍贵。
接着笔锋一转,说果实成熟自有规律,何必非要等三千年(暗指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熟的传说)。这里其实在说:美好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漫长等待,当下就能遇见。
然后借用两个历史人物的对比:东方朔偷桃被王母宽容(传说中西王母的宠臣),而田疆(春秋时齐国大力士)却因得罪权贵遭遇不幸。通过这两个典故,诗人质问:为什么神仙对人差别对待?为什么人间权贵如此残酷?
最后诗人感叹世人只贪图眼前利益,没人理解他高远的思绪。虽然感谢赠桃人的好意,但只能用这首讲述古事的诗作为回礼,暗示自己清高不群的品格。
全诗妙在: 1. 用桃子串联神话与现实,小物件引出大思考 2. 对比手法鲜明:神仙的桃子vs人间的不公,东方朔的幸运vs田疆的悲剧 3. 结尾的"琼瑶愧相报"既保持礼貌,又暗含"我的诗比你的桃子更珍贵"的傲气
本质上是在借桃抒怀,表达对世道不公的愤懑,以及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