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蔡春暮旅怀

柳过春霖絮乱飞,旅中怀抱独悽悽。
月生淮上云初散,家在江南梦去迷。
发白每惭清鉴启,心孤长怯子规啼。
拜恩(一作章)为养慈亲急,愿向明朝捧紫泥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暮春时节的思乡之情,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。

前两句用柳絮纷飞的景象,烘托出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。春雨过后柳絮乱飞,暗示着诗人漂泊无依的处境;"独悽悽"三个字直接道出了他独在异乡的寂寞。

中间四句通过时空转换展现思乡之情。月亮从淮河上升起时云刚散开,这个细节描写既点明了地点,又营造出清冷的氛围。江南的家乡只能在梦中追寻,却连梦境都显得模糊不清。诗人感叹自己白发渐生,每次照镜子都感到惭愧;孤独的心最怕听到杜鹃啼叫,因为杜鹃的叫声像在催促"不如归去"。

最后两句道出了矛盾心理:虽然为了奉养母亲而不得不接受官职("拜恩"指做官),但内心其实渴望早日回家。"捧紫泥"是指处理公文,这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。

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古代读书人的两难处境:既想尽孝做官,又渴望回归故里。这种矛盾心理通过春雨、柳絮、明月、杜鹃等意象自然流露,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乡愁。

李中

五代南唐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920-974年在世。字有中,江西九江人。仕南唐为淦阳宰。有《碧云集》三卷,今编诗四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著录《李中诗》二卷。另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十有其简介。《全唐诗》编为四卷。人毕生有志于诗,成痴成魔,勤奋写作,自谓“诗魔”,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。与诗人沈彬、孟宾于、左偃、刘钧、韩熙载、张泊、徐铉友好往来,多有唱酬之作。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,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。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。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