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程秀才的朋友科举落榜后回四川老家,诗人写诗送别他的故事。
前两句用"莺迁"(黄莺高飞)和"鹢退"(水鸟退飞)比喻人生起伏,说朋友这十年一直在人生岔路口徘徊哭泣。这里用鸟的进退暗示人生得失,很形象。
中间四句描绘朋友回四川的路:再走蜀道时已不再年轻("重来老"),路上会听到三峡猿啼;清晨要翻越积雪的山岭("晓程侵岭雪"),长长的栈道会伸入溪水和云雾中("远栈入溪云")。这些画面既真实又带着淡淡哀愁。
最后两句是暖心鼓励:别只顾着回家孝顺父母("趋庭恋"指回家侍奉双亲),你还有光宗耀祖的机会等着你呢("荣亲"就是让父母感到荣耀)。诗人没有虚伪安慰,而是承认失败的同时给予真诚期待。
全诗妙在把失意写得含蓄优美:用"蜀道""巴猿"这些典型意象带出乡愁,用"岭雪""溪云"的旅途艰辛暗喻人生坎坷,最后转折到温暖的鼓励。既表达了同情,又给了朋友继续前行的勇气,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真挚的友谊。
姚鹄
姚鹄,字居云。蜀中(四川中部)人。诗人。姚鹄(hú)早年时期隐居蜀中,经常出入当时好士公卿之席幕。于会昌三年(843)经宰相李德裕的推荐,进士及第。咸通十一年(870),姚鹄累官至江南东道台州刺史。姚鹄工诗善文,元代人辛文房谓姚鹄“吏材文价,俱不甚超。”《唐才子传》,然而故震亨却称赞其诗为“清泼而不可多得”《唐音癸签》。姚鹄留诗词共三十七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