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田道者院

入门空寂寂,真个出家儿。有行鬼不见,无心人谓痴。
古岩寒柏对,流水落花随。欲别一何懒,相从所恨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修行者(田道者)的生活场景,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禅意。

前四句写修行者的生活状态:走进他的院子,空荡荡静悄悄,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。他品行高洁("有行"),连鬼都看不见他的踪迹(形容不惹尘埃);他心境澄明("无心"),世人却笑他像个呆子。这里用对比手法,突出修行者与世俗认知的差异。

后四句通过景物衬托情感:古老的岩壁与耐寒的柏树相对(象征坚韧),流水带着落花远去(暗喻时光流逝)。最后两句突然转为抒情:要说再见时竟觉得慵懒不舍,只恨相识太晚。这种矛盾心理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。

全诗妙在三点:一是用"空寂寂""鬼不见"等反差描写制造神秘感;二是"古岩""流水"等意象自然构成山水画卷;三是结尾突然流露人情味,让超脱的修行者形象顿时鲜活起来。诗人通过这次拜访,既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欣赏,也隐隐透露出对尘世羁绊的无奈。

修睦

(?—918)唐末五代初僧,号楚湘。唐昭宗光化间,任庐山僧正。与贯休、齐己、虚中、处默等为诗友。五代初,应吴国征辟赴金陵。后死于朱瑾之难。修睦以诗名,尤长于近体,多咏僧居生活。有《东林集》,已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