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唐代贵族夜宴的奢华场景,充满声色享受的欢愉氛围。
前两句"秦楼宴喜月裴回,妓筵银烛满庭开"像电影开场镜头:月亮在豪华的楼阁间徘徊,宴席上烛火通明,照亮整个庭院。这里的"秦楼"暗指奢华场所,"银烛"凸显贵族气派,月光与烛光交相辉映,营造出梦幻般的夜晚氛围。
后两句"坐中香气排花出,扇后歌声逐酒来"调动了多重感官体验:宴席间花香与熏香交织弥漫,歌女们隐在团扇之后,歌声随着斟酒的动作飘荡而来。诗人用"排"字形容香气涌动,用"逐"字表现歌声与酒宴的互动,将静态的宴饮场景写得活色生香。
全诗短短四句,却通过光影(月与烛)、气味(花香)、声音(歌声)的立体描写,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,亲眼目睹那场千年之前的豪门夜宴。最妙的是始终没有直接写人,却通过"妓筵""坐中""扇后"等细节,让人感受到宴会上歌舞升平、觥筹交错的热闹景象,展现了唐代上层社会极尽奢华的夜生活。
薛稷
薛稷(649~713)字嗣通,中国唐代画家,书法家。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,中书令薛元超之侄。汉族,蒲州汾阴(今山西万荣)人。曾任黄门侍郎、参知机务、太子少保、礼部尚书,后被赐死狱中。工书法,师承褚遂良,与虞世南、欧阳询、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。善绘画,长于人物、佛像、树石、花鸟,尤精于画鹤,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。无作品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