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庙礼成,赐张元辅。
戊子新正吉,春享祖庙亲。
祀事欣已成,肃驾回宫宸。
登辇偶一顾,舆南一辅臣。
貌奇真才杰,形端气志伸。
外焉秉贞一,内则抱忠纯。
诚正辅吾躬,清白饬乃身。
予喜荷天眷,赍贤作邦仁。
庶几皋夔辈,望以康斯民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祭祀后的场景,皇帝在回宫路上看到一位德才兼备的大臣,表达了对贤臣的赞赏和治国安民的期望。

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
1. 祭祀场景(前四句)
简单交代了时间背景:戊子年新春,皇帝亲自到祖庙祭祀。祭祀顺利完成,皇帝庄严地启程回宫。这里透露出一种庄重祥和的氛围。

2. 偶遇贤臣(中间八句)
皇帝在登辇时偶然看到一位站在车驾南边的大臣。用"貌奇真才杰"等句子生动刻画了这位大臣的形象:外貌不凡,品行端正,气质出众。特别强调他内外兼修,对外坚守原则,内心忠诚纯粹,既能辅佐皇帝,又能保持自身清廉。

3. 治国期许(最后四句)
皇帝感慨自己很幸运能得到上天眷顾,赐予这样的贤才来辅佐治国。最后表达期望:希望这样的大臣能像古代贤臣皋陶和夔一样,帮助皇帝让百姓过上安康生活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- 用简单场景展现治国理念
- 通过偶遇细节带出人才标准
- 皇帝对贤才的欣赏之情很真挚
- 最后落脚点很实在,就是要让百姓过好日子

诗中"清白饬乃身""康斯民"等句子,今天看来仍然很有现实意义,强调官员要清廉自律,最终目的是让百姓安居乐业。

朱厚熜

明世宗朱厚熜(1507年9月16日-1567年1月23日),汉族,明宪宗朱见深之孙,明孝宗朱祐樘之侄,兴献王朱祐杬之子,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。明朝第十一位皇帝,1521年—1566年在位,年号嘉靖,后世称嘉靖帝。嘉靖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,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,他为人非常聪明,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。史书评价嘉靖帝为“中兴之主”,说他“有不世之奇谟六,无竞之伟烈四,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