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的山水画卷,充满灵动与禅意。
前两句"抉开云气从天末,唤得炉峰入坐閒"像在玩魔术——诗人挥手拨开天边的云雾,竟把远处的香炉峰"召唤"到眼前来作伴。这种夸张的想象把静止的山写活了,仿佛山峰能听懂人的呼唤,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。
后两句"似见二林春霭霭,殊闻三叠水潺潺"调动了多重感官:眼睛仿佛看到东林寺、西林寺笼罩在春日雾霭中,耳朵似乎听见三叠泉的流水声。这里的妙处在于,明明身在"识山堂",却通过想象同时感受到多处名胜的景致,虚实相生中展现出开阔的空间感。
全诗用"抉开"、"唤得"等动词赋予自然人格化特征,通过云气、山峰、春霭、流水等意象的叠加,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。诗人不是在简单写景,而是在表达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——只要心怀山水,足不出户也能坐拥天地之美。这种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完美融合的手法,正是古典山水诗的魅力所在。
曾极
抚州临川人,字景建,号云巢。曾滂子。承家学。朱熹得其书及诗,大异之,遂书问往来,期以深望。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,忤丞相史弥远,谪道州,卒。有《舂陵小雅》、《金陵百咏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