钞谷音毕题以长歌

钱唐潮断江起𡋯,厓山舟沈白鸥没。
镫檠出土冬青枯,忍记犬年与羊月。
水云琴客滞幽燕,风雨词人咽糠麧。
南城欧血剩锦钱,西台垒冢惟晞发。
余子廫廫天地间,白帢黄冠青布袜。
鬓丝憔悴拾橡栗,形景悲凉吊薇蕨。
酒后狂歌热过耳,雪里行吟寒透骨。
文章零落过云烟,姓氏沈薶付碑碣。
京兆先生爱著书,唐瓢可破陆像搰。
冰雪清词一百篇,剔抉搜罗到岩窟。
须眉点缀作佳传,片语褒讥荣衮钺。
云亭问字老侯芭,避俗相携等蛩蟨。
羼提又阅五百年,海枯石烂字不阙。
残镫对雨手重钞,行间光怪生蓬勃。
题诗忽忆赵王孙,北行船趁南风发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宋灭亡后的悲凉画卷,通过零散的意象拼凑出遗民文人的精神世界。

开篇用钱塘江潮、厓山沉船等历史场景,暗指南宋覆灭的惨烈。随后笔锋转向文人群体:有人滞留北方("水云琴客滞幽燕"),有人靠吃糠咽菜度日("风雨词人咽糠麧"),还有人像谢翱(西台哭祭文天祥的遗民)那样守着气节。他们穿着粗布衣帽,采野果充饥,在雪中吟诗取暖,过着清贫但坚守尊严的生活。

中段提到一位"京兆先生"(可能指编者或藏书家),他精心搜集整理了这些遗民作品。就像汉代杨雄的门生侯芭守护老师著作一样,这些文字历经五百年沧桑("海枯石烂字不阙")仍被保存下来。

结尾处诗人灯下抄录这些作品时,突然联想到宋室后裔赵孟頫——这个细节很巧妙,赵孟頫作为宋朝宗室却出仕元朝,与诗中坚守气节的遗民形成强烈对比,暗示着历史选择的复杂性。

全诗用"残灯""冷雨""冰雪"等意象营造出孤寂氛围,通过文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坚守,展现了文化传承的坚韧力量。就像诗中所说,真正的精神财富能够超越朝代更替,在"海枯石烂"后依然闪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