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邻妓诗

披衽乏游术,凭轼寡文才。
蓬门长自寂,虚席视生埃。
贵里临倡馆,东邻歌吹台。
云间娇响彻,风末艳声来。
飞华瑶翠幄,扬芬金碧杯。
久绝中州美,从念尸乡灰。
遗情悲近世,中山安在哉(○玉台新咏四。《诗纪》六十一。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听到隔壁歌妓表演时的复杂心境,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。

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
1. 前四句写诗人自己的清贫生活:住在简陋的茅草屋,门前冷清,坐席积灰,自谦缺乏出游的本事和文采。用"蓬门""虚席"等意象生动呈现了寒士形象。

2. 中间六句突然转到对隔壁声色场所的描写:华丽的楼台传来动人的歌声,风中飘来艳丽的曲调,金杯玉盏间散发着芬芳。这里用"云间""飞华"等词营造出奢靡梦幻的氛围,与前面的清贫形成强烈对比。

3.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:诗人感叹真正的艺术之美已经消失,只剩下浮华的表演,像"尸乡灰"一样空洞。结尾追问"中山安在哉",借用古代音乐家典故,表达对高雅艺术失落的惋惜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- 通过"一墙之隔"的强烈对比,展现知识分子面对世俗诱惑时的心理挣扎
- 用"歌声"作为线索,串联起寒士清修与世俗享乐两个世界
- 最后点明主旨:表面繁华掩盖不了精神空虚,体现了文人对纯粹艺术的坚守

诗中"飞华瑶翠幄"的奢靡与"蓬门长自寂"的清冷形成戏剧性对照,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坚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