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扬州景象,通过一系列富有情感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逝去的感伤。
开头两句写黄昏时江水的呜咽声,诗人停下船桨,惆怅地望着荒芜的扬州城。这里用"呜咽"形容江水,其实是诗人内心悲伤的投射。
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扬州今昔变迁:昔日隋炀帝三千宫女如云的盛况已消散,如今只有二十四桥上的明月依旧;当年奢华的萤火虫夜游只剩遗憾,陈后主的歌舞升平也如梦般虚幻。这些历史典故暗示着所有繁华终将消逝。
最后两句聚焦渡口的垂柳,说它们愁得连画师都画不出那种哀愁。这里把杨柳拟人化,其实是诗人借杨柳抒发自己难以言表的愁绪。
全诗以景写情,通过江水、荒城、古桥、残月、垂柳等意象,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氛围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。语言优美含蓄,情感深沉动人,让读者能感受到扬州这座古城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无尽沧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