卒岁
履冰返故里,倦身获稍闲。
村墟多积雪,凛凛生暮寒。
乌鹊亦怀栖,各认旧林还。
车辙复谁顾,诗书聊自看。
维庐则有堵,维井则有干。
老年逢卒岁,布褐无一端。
晚晖檐下来,梅影落我冠。
家人进箪豆,肘见容色欢。
借问何为尔,门外追呼宽。
村墟多积雪,凛凛生暮寒。
乌鹊亦怀栖,各认旧林还。
车辙复谁顾,诗书聊自看。
维庐则有堵,维井则有干。
老年逢卒岁,布褐无一端。
晚晖檐下来,梅影落我冠。
家人进箪豆,肘见容色欢。
借问何为尔,门外追呼宽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寒冬归乡后的生活场景,充满了朴素的生活气息和复杂的人生感慨。
开篇写老人踏着冰霜回到故乡,疲惫的身体终于得到片刻休息。村里积雪未消,傍晚寒气逼人,连乌鸦都急着回巢——这些自然景象烘托出严冬的萧瑟。老人独自翻看诗书,车辙无人问津,暗示他晚年的孤寂。
中间部分用"有墙的屋子""有栏的井"这些家常物件,展现清贫却安稳的生活。老人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过年,看似窘迫,但屋檐下的夕阳把梅花影子投在他帽子上,家人端来简单饭菜时,他肘部衣服都磨破了却面露笑容——这些细节形成温暖与辛酸的奇妙交融。
结尾点明他开心的原因:门外再没有催债的差役了。这句平淡的交代让全诗情感升华,原来老人满足于粗茶淡饭,只因暂时摆脱了生存压力。全诗通过冬日归乡的一个生活切面,展现了普通人在艰难环境中依然保持的生活韧性和微小欢欣,传递出"知足常乐"的生存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