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用大白话讲,就是作者在吐槽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军队的无能。
前两句说官员们把功过是非搞得稀里糊涂,这样自己就能浑水摸鱼。收受贿赂、搞小圈子,只顾着自己舒服。老百姓穷得活不下去,反而觉得当兵吃军粮还不错。敌人打过来了,这些当官的就像看戏一样躲在城墙上看热闹。
中间两句继续讽刺:没本事的官员靠关系就能升官("俗吏飞腾"),但真遇到土匪造反("妖氛")时,送走瘟神比迎接还难。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这些官老爷整天闲逛,根本没空研究怎么打仗防守,还不如乡下农民懂得组织自卫队("乡农早议团")。
全诗就像一幅官场现形记: 1. 用"苞苴"(贿赂)、"壁上观"(看热闹)这些生动比喻,把贪官嘴脸画得活灵活现 2. 通过"民穷转觉军中好"的对比,突出百姓被逼无奈的生存状态 3. 最后用农民自卫队反衬官员无能,讽刺效果拉满
这种诗好在不说大道理,就用日常看见的现象,把晚清那种"当兵比种地强""官员只会捞钱"的社会病态写得入木三分。今天读来,依然能感受到作者对腐败现象的愤怒和无奈。
张问陶
张问陶(1764—1814) ,清代杰出诗人、诗论家,著名书画家。字仲冶,一字柳门。因善画猿,亦自号“蜀山老猿”。嘉庆十九年(1814)三月初四日,病卒于苏州寓所。其生平事迹见《清史稿》卷四八五《文苑》、《清史列传》卷七二《文苑传三》、胡传淮著《张问陶年谱》、《张船山书画年谱》等文献。张问陶著有《船山诗草》,存诗3500余首。其诗天才横溢,价重鸡林,与袁枚、赵翼合称清代“性灵派三大家”,被誉为“青莲再世”、“少陵复出”、清代“蜀中诗人之冠”,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