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竹 其二

岁暮看吾辈,萧疏赖此君。
横枝驯怪石,直节藐寒云。
松傲低为伴,梅清艳不群。
有时当积雪,秉烛倚宵分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寒冬中的坚韧形象,传递出高洁不屈的精神。

开头两句说,到了年末,万物凋零,只有竹子依然挺立,成为我们精神上的依靠。"萧疏"指冬天草木稀疏的景象,"此君"是对竹子的亲切称呼。

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竹子的品格:横斜的竹枝能驯服怪石(形容竹子柔中带刚),笔直的竹节傲视寒云(象征正直不屈)。与松树相比,竹子不争高而甘愿低调作伴;与梅花相比,竹子虽不艳丽却清雅脱俗。这里用松、梅两个传统高洁意象来衬托竹子独特的谦和与清高。

最后两句写雪夜赏竹的场景:积雪压竹时,诗人宁愿点着蜡烛倚竹到深夜。这个画面既展现竹子"雪压不倒"的韧性,也暗示人与竹精神相通——在严寒中彼此陪伴,坚守节操。

全诗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通过寒冬、怪石、积雪等环境衬托,配合松梅的对比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竹子"柔韧有骨、清高不傲"的品格。诗人其实是以竹喻人,表达对正直谦和、不畏艰难这种人生态度的赞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