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花

一片又一片,等闲苔面红。不能延数日,开亦是春风。
公子歌声歇,诗人眼界空。遥思故山下,经雨两三丛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落花的景象,但背后藏着更深的人生感慨。

开头两句写花瓣一片片落下,随意地铺在青苔上,染红了地面。这里用“等闲”(平常、不经意)来形容落花,暗示生命的凋零是自然规律,无人能改变。

三四句说,即使花朵只能绽放短短几天,但它的盛开依然是春风的馈赠。这里透出一种豁达——生命虽短暂,但存在过就有意义。

五六句提到“公子”和“诗人”,可能是借指那些曾经欣赏花朵的人。如今歌声停了,诗人眼前的花也凋零了,暗含繁华易逝、美好难留的无奈。
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诗人遥想故乡的山下,或许还有几丛花在雨后依然绽放。这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,也寄托了一种希望——生命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,就像雨后的新花。

整首诗语言朴素,但情感细腻。它用落花比喻生命的短暂与美丽,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,也有对自然规律的坦然接受。最后一句的“遥思”更让诗有了温暖的余味,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循环与希望。

修睦

(?—918)唐末五代初僧,号楚湘。唐昭宗光化间,任庐山僧正。与贯休、齐己、虚中、处默等为诗友。五代初,应吴国征辟赴金陵。后死于朱瑾之难。修睦以诗名,尤长于近体,多咏僧居生活。有《东林集》,已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