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《失题》这首诗虽然没有明确的题目,但可以从诗句中感受到诗人对时光、人事和自然景观的感慨,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。
首句“人事几何千载长”,诗人开篇就感叹人世的变迁和时间的漫长。人世间的事情变幻无常,经历了漫长的历史,就像一条长河一般。这句话提醒我们,无论发生过什么,时间都会带着一切向前流逝。
第二句“南州一梦亦荒凉”,诗人借用“南州”这个地方,表达自己在某个地方曾经有过美好的梦想或经历,但现在回想起来,似乎已经变得荒凉。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对比,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失落感。
第三句“浮云忽散秋空晓”,描绘了一幅秋天清晨的景象,天空中的浮云忽然散去,透出清新明净的天空。这句诗中的“浮云”象征着过往的烦恼、困惑或梦想,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,留下的是一个更加清晰、宁静的世界。
最后一句“双井如今水亦香”,诗人提到“双井”这个地方,现在的水也变得非常清澈且有香气。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对一个地方的喜爱和怀念,即便时间过去很久,这个地方的自然美景依然保持如初,甚至变得更加迷人。
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、人生短暂的感慨,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追求。诗中的意象简单明了,情感真挚动人。
萧立之
萧立之(一二○三~?)(生年据本集卷下《壬午元日试笔……》“年似渭滨人样子”、“记前壬午甫能冠”推定),原名立等,字斯立,号冰崖,宁都(今属江西)人。理宗淳祐十年(一二五○)进士。历知南城县,南昌推官,通判辰州。宋亡归隐。有《冰崖诗集》二十六卷,已佚。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《冰崖公诗拾遗》三卷。事见本集末附萧敏《识后》,明嘉靖《赣州府志》卷九有传。萧立之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