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御制平胡

南牧正纷纷,长河起塞氛。
玉符(一作兵)徵选士,金钺拜将军。
叠鼓摇边吹,连旌暗朔云。
祅星乘夜落,害(一作吉)气入朝分。
始见幽烽警,俄看烈火焚。
功成奏凯乐,战罢策归勋。
盛德陈清庙,神谟属大君。
叨荣逢偃羽,率舞咏时文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境战争的完整过程,展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胜利后的荣耀场景。

开头四句写战前准备: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侵扰("南牧纷纷"),黄河边塞战云密布。朝廷紧急调兵("玉符徵选士"),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("金钺拜将军"),准备迎战。

中间六句生动描写战场实况:战鼓声声与边塞号角交织("叠鼓摇边吹"),连绵的军旗在北方阴云下显得暗淡。趁着夜色突袭敌军("祅星乘夜落"),战场上杀气弥漫。刚看到边境烽火警报("幽烽警"),转眼就见到烈火焚城的激烈战况。

最后六句写凯旋盛况:战争胜利后奏响凯歌("功成奏凯乐"),将士们带着战功归来("战罢策归勋")。在皇家宗庙举行庄严的庆功仪式("盛德陈清庙"),皇帝英明的战略得到彰显("神谟属大君")。诗人作为参与者感到荣耀("叨荣逢偃羽"),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歌颂这个伟大时代("率舞咏时文")。

全诗用"战前-战中-战后"的清晰结构,通过"烽火""战鼓""军旗""烈火"等典型战场意象,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,又歌颂了将士们的英勇。最后归功于皇帝英明领导,体现了古代"君王圣明、将士用命"的政治理念。诗中昂扬的胜利气氛和整齐的节奏感,让人感受到盛唐时期的国家自信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