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周芸皋夫子游虎溪(此诗收于赖子清《台湾诗醇》。)

征帆才寄鹭门栖,又共群仙到虎溪。
待月亭前容徙倚,摩天石顶快攀跻。
华筵客许青衫入,古洞僧邀彩笔题。
好把庐山真迹认,缓寻归路夕阳西(江宝钗编校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陪同老师周芸皋游览虎溪的愉快经历,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师生同游的温馨感。

首联"征帆才寄鹭门栖,又共群仙到虎溪"用轻松的语气说:刚把船停在鹭门休息,转眼又和一群像神仙般的朋友来到虎溪游玩。这里的"群仙"是比喻同游的朋友们,显得这次出游特别美好。

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游玩过程: "待月亭前容徙倚,摩天石顶快攀跻"——在待月亭前悠闲地散步,又兴奋地爬上高耸入云的石头。这两句通过"悠闲散步"和"兴奋攀爬"的对比,展现了游玩时的两种不同乐趣。

"华筵客许青衫入,古洞僧邀彩笔题"——丰盛的宴席上,穿着普通衣服的客人也能参加;古老山洞里,僧人邀请大家题诗留念。这里既表现了主人的好客,也记录了这次游玩的雅致活动。

尾联"好把庐山真迹认,缓寻归路夕阳西"最有意境:大家仔细辨认着庐山的美景(把虎溪比作庐山),直到夕阳西下才慢慢找路回家。最后这个"夕阳西下"的画面特别温馨,让人感受到一天游玩后的满足感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像在讲一个有趣的春游故事。通过待月亭、摩天石、古洞等具体景物的描写,配合宴饮、题诗等活动,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情趣。最后夕阳下的归途更是点睛之笔,让整首诗都笼罩在温暖愉悦的氛围中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