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黄花慢 咏晚菊,用吴梦窗韵

月佩烟裳。
伴窗纱犹识,半面徐娘。
翠华嘉节,来迟洛浦,紫云新苑,宠殿昭阳。
芳妍不逐秋风嫁,涂娇晕、自整慵妆。
老是乡。
兰膏照彻,倒尽瑶觞。
亭亭傲雨欺霜。
更艳凌枫赤,秀夺松黄。
避风台上,欲随风舞,辟寒帐畔,偏透寒香。
消魂帘捲人争瘦,阿娇去、金屋悲凉。
莫断肠。
花神独许清狂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以晚菊为主题,用拟人手法将菊花比作一位风韵犹存的成熟女子,展现其孤傲高洁的品格。

上片描写晚菊的姿态。开篇"月佩烟裳"用朦胧的月光和轻烟比喻菊花清雅的外形。"半面徐娘"这个俏皮比喻,既点出菊花半开的状态,又暗示其历经风霜的成熟韵味。接着用"洛浦""昭阳"等皇家典故,将晚菊比作迟来的贵客,突出其尊贵气质。"芳妍不逐秋风嫁"是关键句,表明菊花不随波逐流的独立品格,就像坚持自己妆容的女子。最后"老是乡"三字,点出菊花安于寂寞的豁达。

下片转入精神层面的刻画。先用"傲雨欺霜"展现菊花对抗严寒的坚韧,再通过与枫叶、松树的对比,突出其艳而不俗的特质。"避风""辟寒"的转折描写,生动展现菊花既想躲避风雨又散发幽香的矛盾美。"阿娇去、金屋悲凉"的典故,暗喻菊花即使无人欣赏也保持高贵。结尾"花神独许清狂"是词眼,赞美菊花特立独行的狂士风范。

全词最妙处在于将植物人格化,通过"徐娘""阿娇"等女性形象,既写出晚菊的外在美,更刻画出其不随俗、不媚世的内在精神。词中"不逐秋风嫁""独许清狂"等表述,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独立人格的向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