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,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忧虑。
开头两句"故国日已久,朝暮但神游"直接点明主题: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,只能在早晚时分通过想象回到故土。这里"神游"二字用得巧妙,既表达了思念之深,又暗示了现实中的无法回归。
接下来"谁谓相去远,夙昔隘九州"是说:谁说我们离得很远呢?在从前,整个九州大地都显得狭小。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,那时虽然地理上相隔遥远,但心理上却觉得很近。
"此计一云失,坐见岁月流"转折写道:一旦这个(回乡的)计划落空,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岁月流逝。"坐见"二字生动表现了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。
"岁月未足惜,恐遂忘首丘"是更深层的担忧:时光流逝本身不可惜,可怕的是会渐渐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。"首丘"用狐狸死时头朝向洞穴的典故,暗指人对故乡的本能眷恋。
后四句借用历史典故:周朝衰败时,有七位贤人选择隐居。诗人说,如果不是遇到孔子(鲁中叟),他们的高尚品德就无人知晓了。这里隐含的意思是:自己虽然像古代贤人一样坚守节操,但恐怕难遇知音。
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,把思乡之情、时光焦虑和怀才不遇的感慨融合在一起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怕忘记故乡"的深切忧虑,这种情感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。特别是对于在外漂泊的人,诗中"恐遂忘首丘"的担忧,道出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恐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