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回忆,以及战乱中漂泊异乡的感慨。
开头两句写诗人曾穿着草鞋游历浙江西部山水,二十年来西湖风光一直萦绕在梦中。这里用"芒鞋"(草鞋)暗示清贫自在的游历生活,西湖则成为故乡的象征。
中间四句情绪转折:自从艰难来到四川,哪能忍受故乡正遭受战火摧残。"烽火遍乡关"五个字道尽乱世百姓的痛。诗人只能在佛寺中短暂获得心灵安宁("楞华"指佛寺),像古人一样耕种十亩田地暂得清闲。
最后两句尤为动人:诗人说已不羡慕家乡的鱼虾美味("虾菜鲈羹"用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),只愿借佛法之力保持精神不衰。这种"不羡"其实是更深切的乡愁,看似超脱实则饱含无奈。
全诗妙在将战乱漂泊之苦、思乡之痛,转化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。没有直接哭诉苦难,而是通过"草鞋""佛寺""菜地"这些质朴意象,让读者感受到乱世中普通人坚韧的生命力。最后"驻丹颜"(保持红润面色)的愿望,更是透露出在逆境中保持希望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