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泊吴江长桥宿垂虹亭

闪闪练月宵,棱棱素秋节。
舍棹上孤亭,临江候归客。
佳人殊未来,幽意为谁适。
徘徊当夜半,彷佛去天尺。
仰接银河横,俯照星纬逼。
直疑穹壤连,岂有人世隔。
飘飘形若蜕,眇眇思何极。
居然怯风露,聊复就衾席。
亦既不成寐,将何慰兹夕。
赖有同心人,连床话畴昔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在江边等待友人的场景,充满了孤独、期待和对宇宙的遐想。

开篇用"闪闪的月光"和"清冷的秋夜"营造出寂静的氛围。诗人停船上岸,独自在亭子里等待友人("佳人"指志同道合的朋友),但友人迟迟未至。这时的孤独感让他开始神游天外——仰望银河仿佛触手可及,俯瞰江面又像置身星海,一时分不清天上人间。

中间部分最精彩的是对宇宙的想象:诗人感觉自己像蝉蜕般轻盈飘渺,思绪飞向无穷远方。这种超脱尘世的体验既震撼又令人畏惧,最终他还是回到现实,躲进被窝取暖。

结尾处点明整夜的辗转难眠,好在最终友人到来,两人彻夜长谈往事。这个温暖的结局让前文的孤寂等待都有了意义,说明真挚的友谊能治愈所有孤独。

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等人经历写得波澜壮阔:从具体场景(江亭、月光)到宇宙遐想(银河、星纬),再回归人间温情(友人夜谈),展现了古人"天地一沙鸥"的宇宙观和"得一知己足矣"的友情观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等待时"度秒如年"的真实感,以及见到朋友时"一切值得"的欣慰,这种情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