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回二首 其一

忆到梯云巷,哀伤韡鄂丛。
舞鸾悲引镜,伤雁落空弓。
清梦回时雨,繁声发夏虫。
情钟正吾辈,匡坐泣薰风(自注:梯云,走家坊名。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以梦境为线索,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无奈。

首联“忆到梯云巷,哀伤韡鄂丛”点明回忆的地点(梯云巷)和悲伤的情绪(韡鄂丛可能指繁茂却令人感伤的草木)。诗人想起这个地方,心中充满哀伤。

颔联“舞鸾悲引镜,伤雁落空弓”用了两个比喻:鸾鸟对镜起舞却因孤独而悲鸣,受伤的大雁从空中坠落,就像被虚射一箭。这两个意象都暗示美好事物遭遇打击,表达诗人内心的失落和痛苦。

颈联“清梦回时雨,繁声发夏虫”写梦醒后的感受:梦境消散如雨停,耳边只剩夏虫的嘈杂鸣叫。这里用“清梦”和“夏虫”对比,突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——美好的梦境短暂,醒来后只剩烦扰。

尾联“情钟正吾辈,匡坐泣薰风”直接抒情:像我们这样重感情的人,只能对着暖风独自落泪。“匡坐”是端坐的意思,表现诗人沉默无言的哀伤状态。

全诗通过梦境、回忆和自然意象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种无法排遣的忧伤。诗人用“舞鸾”“伤雁”等形象比喻自己的遭遇,又用“夏虫”“薰风”烘托孤寂氛围,让读者感受到他深藏心底的痛楚。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,既含蓄又动人,容易引发共鸣。

薛季宣

薛季宣(1134~1173),字士龙,号艮斋,学者称艮斋先生,永嘉(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)人,南宋哲学家,永嘉学派创始人。薛徽言之子。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。17岁时,在岳父处读书,师事袁溉,得其所学,通礼、乐、兵、农,官至大理寺主簿。历仕鄂州武昌县令、大理寺主簿、大理正、知湖州,改常州,未赴而卒。反对空谈义理,注重研究田赋、兵制、地形、水利等世务,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。著有《浪语集》、《书古文训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