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。
首联写她顾影自怜,整日倚靠在绿窗边,眉头紧锁,心事重重。"娇姿"暗示她的美丽,"蹙眉双"则透露出内心的忧郁。
颔联点明时节——三月春光明媚,却勾起了她满腹的秋思。这里用"春气"与"秋思"形成对比,春天本该是欢乐的,她却感到秋天的凄凉,反差中更显伤感。
颈联用两个典故进一步渲染孤独: 1. "鸿鹄怨孤":鸿鹄(大雁)本是群居鸟类,这里却形单影只,在楚地的山间哀鸣。 2. "英皇恨寡":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、女英,在舜死后泪洒湘竹的传说。诗人借此表达女子失去伴侣的痛苦。
尾联以景结情:窗外的花叶成双成对,而杨柳的枝条却孤独地垂落在废弃的桥边。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她形单影只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"人不如物"的悲凉。
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,将女子春日独处的孤寂、对往事的追忆、以及对命运无奈的哀怨,刻画得含蓄而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