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成

堕溷飘茵遇各殊,难凭巧拙判荣枯。
可怜绝艳天孙锦,尽作障泥不作襦。
倾城何必尽名姝,月范花模总过谀。
此意深知惟宋玉,《高唐》赋后赋《登徒》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作比喻,探讨了命运与才华的关系。前四句说花瓣飘落时有的掉进粪坑有的落在垫子上,就像人的境遇好坏无关能力高低——就像天上的彩霞再美,也只能被用来做马鞍垫而不是衣裳,暗指有才华的人未必能得到重用。

中间两句直指社会现象:所谓倾国倾城的美人未必真那么完美,人们对"标准美人"的吹捧其实很虚伪。最后两句借用宋玉的典故,说只有宋玉这样的人才懂这个道理——他既能写《高唐赋》赞美神女,也能写《登徒子好色赋》为丑女辩护,说明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看到事物本质,不会盲目跟风追捧所谓的"完美"。

全诗核心是说:命运好坏与个人才能无关,社会追捧的"完美标准"往往是虚假的,真正清醒的人应该像宋玉那样,既能欣赏美好,也能正视平凡。这种对世俗标准的质疑和对命运无常的感叹,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