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南京雨花台一带的景色和繁华景象,同时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
前两句写景:傍晚的佛寺在晚霞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,周围青山环绕,堤岸蜿蜒。诗人用"佛宇禅扉"和"青山"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。
中间四句转入对繁华市井的描写:雨花台的雨水仿佛化作长干里街市上的花朵(这里用"雨花"巧妙呼应地名)。路边有衣着华丽的贵族子弟骑马经过,远处传来王侯府邸的歌舞钟声。诗人通过"绮绣"、"歌钟"等细节,生动再现了当时南京城的富贵气象。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:这样的繁华景象看似和过去一样,但在历史长河中,前朝的辉煌早已像月光下的露水一样消散,像沙粒一样被时间冲刷殆尽。这里用"劫沙"(佛教用语,指极漫长的时间)暗示朝代更替的无常。
全诗通过今昔对比,在描绘美景的同时,流露出对历史兴衰的淡淡感伤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让读者通过画面和意象自己体会,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张元凯
苏州吴县人,字左虞。少习《毛诗》。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,督运漕粮北上,有功不得叙,自免归。悒悒不得志,以酒自放,酒酣谈天下事,慷慨风发。工诗,有《伐檀斋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