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重安寂道者

寒松肌骨鹤心情,混俗陶陶隐姓名。白发只闻悲短景,
红尘谁解信长生。壶中日月存心近,岛外烟霞入梦清。
每许相亲应计分,琴馀常见话蓬瀛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、追求长生的隐士形象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尘世的疏离和对仙境的向往。

前两句用"寒松"和"鹤"作比,形容这位道者骨格清瘦如松,心境高洁似鹤。他虽然混迹人群,却陶然自乐,连真实姓名都隐去,完全超脱了世俗名利。

中间四句形成鲜明对比:世人只知为短暂人生悲叹,却无人相信长生之道;而道者心中装着壶中仙境(道教传说壶中有日月天地),梦里都是海外仙山的云霞。这里"红尘"代表俗世,"壶中日月""岛外烟霞"象征理想中的神仙世界。

最后两句写诗人与道者的交往:每次相聚都像在计算仙缘深浅,弹完琴后总爱聊蓬莱仙境的传说。"蓬瀛"指蓬莱、瀛洲两座仙山,暗示他们共同的精神追求。

全诗通过松鹤、壶天、仙岛等意象,塑造出一个遗世独立的修道者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之道的向往和对俗世的厌倦。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缥缈空灵,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洒脱。

李中

五代南唐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920-974年在世。字有中,江西九江人。仕南唐为淦阳宰。有《碧云集》三卷,今编诗四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著录《李中诗》二卷。另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十有其简介。《全唐诗》编为四卷。人毕生有志于诗,成痴成魔,勤奋写作,自谓“诗魔”,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。与诗人沈彬、孟宾于、左偃、刘钧、韩熙载、张泊、徐铉友好往来,多有唱酬之作。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,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。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。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