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胡澹庵题挹翠轩韵
西山排送来,周遭自环翠。
俗眼少见之,一览忘世味。
平生三径心,盍早赋归计。
纵落尘土居,不与章木敌。
公余事幽寻,清风拂衣袂。
最喜轩中人,所挹多爽气。
蓬蒿天地宽,万境发诗思。
白云未能閒,时出过窗几。
檐雨听夜语,池草生春媚。
山灵若相知,好风为裂眦。
余光虽力挽,回次那得致。
俗眼少见之,一览忘世味。
平生三径心,盍早赋归计。
纵落尘土居,不与章木敌。
公余事幽寻,清风拂衣袂。
最喜轩中人,所挹多爽气。
蓬蒿天地宽,万境发诗思。
白云未能閒,时出过窗几。
檐雨听夜语,池草生春媚。
山灵若相知,好风为裂眦。
余光虽力挽,回次那得致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、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,表达了作者对清静山居生活的向往和享受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诗情画意。
开头四句写西山环抱、满眼翠绿的美景,说普通人很少见到这样的景致,一看就能忘却世俗的烦恼。"平生三径心"以下六句,写作者早有归隐之心,虽然暂时还住在尘世中,但公事之余常来山中寻幽,清风吹动衣襟,最喜爱的是这山间小屋里清爽宜人的空气。
"蓬蒿天地宽"四句写得特别生动:杂草丛生的山野让人感觉天地广阔,各种景物都能激发诗兴;白云也不甘寂寞,时不时从窗前飘过。最后六句更是充满生活情趣:夜晚听着屋檐滴雨声,像在说悄悄话;春天池塘边的青草生机盎然;山神似乎也懂得人心,特意送来清风;虽然想挽留夕阳的余晖,但它终究还是要落下。
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自在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"清风"、"白云"、"夜雨"、"春草"等意象清新自然,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美好。
王亘
王亘,字伯通,福州(今属福建)人。孝宗淳熙间知南恩州。事见《闽诗录》丙集卷一○。今录诗三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