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处

处处征鼙老自嗟,漫随年少对韶华。鳜鱼流水桃花活,燕子春风柳絮斜。

藉草壶觞皆上客,画船箫鼓又谁家。太平乐事何曾欠,瘦策宽鞋步软沙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里普通人渴望太平生活的心境,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。

前两句写现实困境:到处都是战鼓声(征鼙),老人只能叹息,勉强跟着年轻人欣赏春光。这里"老自嗟"三个字特别打动人,把老人面对乱世的无奈写得活灵活现。

中间四句突然转入美好画面:桃花流水间鳜鱼游动,春风中燕子与柳絮齐飞;人们坐在草地上饮酒作乐,画船上传来悠扬音乐。这些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明媚欢快,但其实都是老人想象中的太平景象。

最后两句点明主题:太平盛世的快乐本应人人享有(何曾欠),老人拄着瘦竹杖、穿着宽布鞋,漫步在柔软沙滩上——这个看似平常的场景,在战乱年代竟成了奢望。诗人用"瘦策宽鞋"这个细节,把普通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。

全诗妙在不说一句"我想过太平日子",却通过老人眼中看到的、心里想象的画面,让读者自然体会到战乱之苦与和平之贵。就像用彩色铅笔勾勒黑白照片,美好想象反而让现实显得更残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