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

避地意何适,同时得二贤。
才名谁敢并,萧散或堪怜。
濁酒宁非道,枯藤自会禅。
尚须浮碧海,风月夜同船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乱世中遇到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,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深厚友情。

开头两句"避地意何适,同时得二贤"直接点明背景:作者为躲避战乱而漂泊,却幸运地遇到两位贤能之士。这里的"避地"指躲避战乱,"二贤"就是后文提到的两位朋友。

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这两位朋友的特点:一位才华横溢无人能比("才名谁敢并"),另一位潇洒自在惹人怜爱("萧散或堪怜")。他们一起喝着浊酒谈人生("濁酒宁非道"),拄着枯藤杖参悟禅理("枯藤自会禅"),过着简单却富有哲理的生活。

最后两句"尚须浮碧海,风月夜同船"是全诗高潮,用优美意象表达愿望:虽然现在要漂泊四海,但希望能和朋友们在月明风清的夜晚同乘一船,继续畅谈人生。这里的"碧海"象征漂泊之路,"风月夜同船"则描绘了理想中的相聚场景。

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,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饮酒、禅悟等细节,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追求精神自由、珍视友谊的情怀。最后那个月夜同船的想象特别打动人,让整首诗在漂泊的苦涩中透出温暖的亮色。

廉布

宋楚州山阳人,字宣仲,号射泽老农。登进士。高宗绍兴九年授处州录事参军,官至武学博士。以连贵姻坐累,被废终身。后居绍兴,专意于绘事。工画山水及林石,学苏轼几登堂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