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挽诗,针对刘文安公的离世而作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:
1. 诗的首句“考亭云谷孰居先”,描述了刘文安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。“考亭”和“云谷”都是象征着优美自然和崇高人文的地方,这句诗表达的是对刘文安公生前居住环境的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他在这个地方有着崇高的地位。
2. “名世悠然得正传”,这句诗是在赞美刘文安公的名字和他的行为举止都符合人们的期待,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正义和真理,行为举止从容不迫,名副其实。
3. “穷理致知须主敬,存心养性道齐贤”,这两句诗描绘了刘文安公的学术追求和人格修养。他追求理性知识,强调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,同时注重内心的修养,保持平和的心态。他认为通过这些修养,人们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。
4. “凌云端拟陈三策”,这句诗描绘了刘文安公的高远志向和卓越才智。他像站在云端一样,有着高远的视野,提出了三个策略或建议。虽然他已经去世,但人们仍能感受到他的聪明才智和他所留下的影响。
5. “魂梦那知隔九泉”,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刘文安公离世的哀痛之情。诗人认为即便刘文安公已经去世,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梦中,他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。
6. 最后两句“后世表章尊所学,四书功足继朱宣”,是在赞美刘文安公的学术贡献和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。他的学问和成就将被后世铭记,他的学问将继承并发展下去,像四书一样成为后世学习的经典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对刘文安公的深深怀念和赞美,他的一生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蔡沈
蔡沈(1167—1230)一名蔡沉,南宋学者。字仲默,号九峰,南宋建州建阳(今属福建)人。蔡元定次子。专意为学,不求仕进,少从朱熹游,后隠居九峰山下,注《尚书》,撰《书集传》,其书融汇众说,注释明晰,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