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东山堂生活的闲适与诗意。
前两句交代背景:这里曾是谢守(可能指谢灵运一类爱山水的官员)登高游览的地方,如今成了博士(学者)的居所。说明此地历来是文人雅士钟爱之处。
中间四句写环境之美:因为这里山水秀美,住在这儿的人总能亲近自然,随时读书写诗。山洞仿佛连着远山,泉水像是从传说中的玉井(仙井)分流而来,清幽脱俗。
最后两句点出主题:住在这里的人年年以吟诗为乐,连门前的春草都舍不得锄掉——因为这份自然的野趣,正是激发诗意的源泉。
全诗语言朴素,但意境清雅。通过山水、读书、吟诗这些典型文人生活元素,传递出一种远离喧嚣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。最妙的是“春草不教锄”的细节,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,也暗含“文人懒散”的幽默感,让整首诗显得生动有趣。
赵汝回
宗室,居温州永嘉,字几道。宁宗嘉定七年进士。官至主管进奏院。诗才高迈,自成一家,从其学者多知名。有《东阁吟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