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纪念一位姓张的高官(参政大资)而写的挽诗。全诗用简洁有力的语言,赞颂了张公家族的显赫功绩和他个人的杰出贡献。
首联"淝上英游远,江南庆系长":用"淝上"(淝水,暗指东晋名将谢安)的典故,将张公比作古代名臣,说他虽已离世,但其英名远播;"江南庆系长"则说他的福泽绵长,恩惠及于江南地区。
颔联"二卿双戟贵,七叶一门光":用"双戟"(高官仪仗)形容张家两位显贵,说这个家族七代人都很显赫,光耀门楣。就像现代人说"一家子都是高官"。
颈联"早负鹏天阔,先分桂籍香":用大鹏展翅比喻张公早年就胸怀大志,"桂籍"指科举及第,说他很早就金榜题名。就像夸一个学霸"年纪轻轻就考上名校"。
尾联"中兴谁第一,勋烈在旂常":直接点赞说张公是国家中兴的第一功臣,他的功勋应该被记载在史册("旂常"指史书)上。就像现在说"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人"。
全诗就像一篇精炼的颁奖词:先夸家族厉害,再说个人优秀,最后直接封为"国家栋梁"。用大鹏、桂树等美好意象,避免直白的吹捧,显得既庄重又有文采。通过家族荣耀衬托个人成就,是古代挽诗的典型写法。
周麟之
(1118—1164)泰州海陵人,一说江宁人,字茂振。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。历官中书舍人、兵部侍郎,兼给事中。绍兴二十九年,充金国哀谢使,言辞详雅,金人为加礼。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。金主背盟,复奉命出使,以主张俟金来南,尽锐奋击,必能成功,辞之。因被劾,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,筠州居住。有《海陵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