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古十一首

百非路绝透离微,回句情忘发上机。
竹密不妨流水过,山高岂碍白云飞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自在的精神境界,用自然景象比喻心灵的自由。

前两句"百非路绝透离微,回句情忘发上机"讲的是放下执念后的通透状态——当人摆脱了所有是非对错的纠缠(百非路绝),就能触及生命最精微的本质(离微);当不再被世俗情感束缚(情忘),反而能触发更高层次的智慧(上机)。

后两句用两个生动的自然画面作比:"竹密不妨流水过"说再茂密的竹林也挡不住流水,就像困难阻挡不了悟道者的智慧;"山高岂碍白云飞"说再高的山峰也困不住白云,象征修行者超越物质束缚的自在。

全诗精髓在于:真正的自由不是改变外界,而是内心突破限制。就像流水和白云,外在环境再复杂,只要内心通透,就能保持自然的流动与飘逸。这种将禅理融入日常景物的写法,让深奥的哲理变得可感可触,是这首诗最大的魅力。

释智鉴

释智鉴(一一○五~一一九二),号足庵,俗姓吴。滁州全椒(今属安徽)人。初依长芦真歇了禅师,后为大休宗珏禅师器重,住明州雪窦寺。光宗绍熙三年卒,年八十八。为青原下十五世,天童大休宗珏禅师法嗣。事见《攻愧集》卷一一○《雪窦足庵禅师塔铭》,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一七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一四、《补续高僧传》卷一○有传。今录诗十二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