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夜晚的江边景象,充满了孤寂清冷的氛围。
前两句"霜月明明雪复残,孤舟夜泊使君滩"写景:明亮的月光照着未化的残雪,一只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江滩边。这里用"霜月"和"残雪"两个意象,营造出寒冷清冽的冬夜感觉。"孤舟"更突出了旅人的寂寞。
后两句"一声钟出远山里,暗想雪窗僧起寒"由景入情:从远处山里传来一声钟响,让诗人联想到山寺中僧人冒着严寒早起做功课的场景。"雪窗"二字既写实又传神,让人仿佛看到僧人推开积着雪的窗户的画面。
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 1. 用简单的景物组合(月、雪、舟、钟)就勾勒出完整的画面 2. 从视觉(月光、残雪)到听觉(钟声)的转换自然流畅 3. 最后一句的联想,把外在景物和内心感受完美结合 4. "寒"字既指天气寒冷,也暗含心境凄凉
诗人通过这20个字,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冬夜江景,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旅途中那种孤独清冷的情绪,以及听到钟声时引发的遐想。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,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刘言史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