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雨昨日足
甘雨昨日足,今日岂不游。
文漪散清沼,绿树未惊秋。
步出西郭门,浩浩江汉流。
危樯隘川浦,乃有远人舟。
江租赴海漕,惊沙无定沤。
号呼走群吏,肉食怀鄙谋。
及时不归耕,卒岁何用周。
悄悄绿发子,还家多白头。
为农极凋瘁,犹用苦诛求。
文漪散清沼,绿树未惊秋。
步出西郭门,浩浩江汉流。
危樯隘川浦,乃有远人舟。
江租赴海漕,惊沙无定沤。
号呼走群吏,肉食怀鄙谋。
及时不归耕,卒岁何用周。
悄悄绿发子,还家多白头。
为农极凋瘁,犹用苦诛求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凋敝、百姓疾苦的现实画面,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。
开头用"昨天的雨已经下够了,今天难道不该出门走走吗?"这种生活化的反问,引出后面的所见所感。走在城郊,看到平静的池塘、未黄的绿树,本是一派宁静景象。但走到江边,画风突变:江上挤满远来的商船,官府催租的喊叫声此起彼伏,沙洲上税吏奔走呼喝。
诗人用强烈的对比手法:一边是自然的美好(清池绿树),一边是人间的苦难(催租的喧嚣);一边是农民白发归乡,一边是官吏大鱼大肉。最后两句直指核心问题:农民已经穷困至极,为什么还要苦苦压榨他们?
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,从宁静的田园慢慢推到残酷的社会现实。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老农在唠家常,但字字血泪。它告诉我们:再美的自然风光,也掩盖不了底层人民的痛苦;那些吃着山珍海味的官吏,他们的富贵都是吸百姓的血汗换来的。这种对民生疾苦的真实记录,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丁复
元台州天台人,字仲容。仁宗延祐初游京师。被荐,不仕,放情诗酒。晚年侨居金陵。其诗自然俊逸,不事雕琢。有《桧亭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