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色静和迷远径,晴光轻重织平芜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的宁静田园画面,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。

前一句"晓色静和迷远径"说的是:清晨的光线柔和宁静,让远处的小路若隐若现。"迷"字用得巧妙,既写出了晨雾朦胧的感觉,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迷离美。

后一句"晴光轻重织平芜"更精彩:阳光像会变魔术一样,时明时暗地洒在平坦的田野上,就像用光线在编织一幅大地毯。"织"这个动词特别传神,把阳光写活了,仿佛是个手艺人在精心制作艺术品。

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它用最普通的晨景,写出了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美好。诗人像拿着摄像机,先拍远处朦胧的小路,再把镜头拉近到阳光下的田野。不用任何夸张的词语,就让我们感受到清晨那种干净、新鲜、充满希望的气息。这种对平凡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精准表达,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。

王随

(973—1039)河南人,字子正。真宗咸平间进士。累擢知制诰,以不善制辞,出知应天府,改扬州。未几,权知开封府。后历知杭州、河南府,所至有惠政。仁宗明道二年,拜参知政事。景祐二年,知枢密院事,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四年,以无所建树,及与同僚屡起忿争,为韩琦弹劾,罢相,出判河阳。卒谥文惠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