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暮七歌客四明作 其七

生女莫作秀才妇,典尽嫁衣质杵臼。
我行处处悲途穷,不如对泣牛衣中。
娇儿绕母频索食,汝曹何知吾力竭。
吁噫嘻,我歌至此心欲摧,万壑助我猿声哀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,其中“其七”意味着这是整组七首诗中的第七首。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深切哀叹以及家庭的艰辛状况。

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家庭的困境来反映社会的艰辛,尤其是女性和儿童面临的挑战。诗人借助具体的场景和细节,描绘了一个家庭的困苦生活。

首句“生女莫作秀才妇”意味着如果生了女儿,不要嫁给她成为秀才的妻子,暗示秀才家庭也不容易养家糊口。接着“典尽嫁衣质杵臼”表明为了给女儿准备嫁妆,甚至是女儿的嫁衣,家人已经卖掉了所有家当,只剩下了舂米的工具。

“我行处处悲途穷,不如对泣牛衣中”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四处奔波时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哀伤,不如在家与家人一起哭泣来得真实。这里,“牛衣”指的是牛棚里的一种破旧的被子,象征着贫困的生活。

“娇儿绕母频索食,汝曹何知吾力竭”描述了孩子们围着母亲请求食物的情景,但他们不知道父亲已经到了力竭的状态,也无力供给食物。诉说着家庭的艰辛和孩子们的可怜。

最后,“吁噫嘻,我歌至此心欲摧,万壑助我猿声哀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痛,这种悲痛不仅来自自己的困境,还来自对家人的怜悯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。最后一句“万壑助我猿声哀”用了拟人的手法,将自然界的回声比作哀鸣的猿声,渲染了一种更加凄凉和悲伤的气氛。

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,展现了诗人面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与悲痛,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同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