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小西天最高顶

春来梅柳斗芳菲,散步清溪到翠微。怪石枯藤迷野径,残枝败叶拥禅扉。

踏开觉路香生履,振落天花色染衣。更上一层回首处,故山遥望寸心违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登山时的所见所感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画面感。

前两句写初春景象:梅花和柳树争相绽放,诗人沿着清澈的小溪漫步到青翠的山脚下。这里用"斗芳菲"的拟人手法,让植物仿佛在比美,显得生机勃勃。

中间四句写登山过程:先是遇到杂乱的自然景象——怪石嶙峋、枯藤缠绕的小路,寺庙门前堆积着落叶。接着写踏上山路后,脚下仿佛生香(可能是踏碎花草的想象),山花飘落染衣。这里"觉路"暗含双关,既指山路,也暗指觉悟之路。

最后两句是登顶后的感慨:站在高处回望来路,却发现思念的故乡依然遥远,与此刻的心情相违。这种"近乡情更怯"的微妙心理,让整首诗在美景中透出一丝惆怅。

全诗就像一组移动镜头,从山脚到山顶,从外景到内心,既有对自然的热爱,又暗含人生感悟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登高望远却更思乡"的复杂情感,让读者在欣赏美景之余,也能体会到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