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江引·梦回昼长帘半卷

梦回昼长帘半卷。门掩荼縻院,蛛丝挂柳棉,燕嘴粘花片,啼莺一声春去远。

译文及注释

梦回昼长帘半卷。门掩荼(tú)(mí)院,蛛(zhū)丝挂柳棉,燕嘴粘花片,啼莺一声春去远。
漫长的白天,午睡醒来窗帘半卷,院门深掩,酴醿花开得好鲜妍。蛛丝丝挂满柳絮绵,燕嘴里衔着落花片,黄莺儿声声啼叫向人报告春天已经离去好遥远。
荼縻:即酴醿。初夏开花,花草生,大型,白色重瓣。柳绵:亦作“ 柳棉 ”。柳絮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漫长的白天,午睡醒来窗帘半卷,院门深掩,酴醿花开得好鲜妍。蛛丝丝挂满柳絮绵,燕嘴里衔着落花片,黄莺儿声声啼叫向人报告春天已经离去好遥远。

注释
荼縻:即酴醿(túmí)。初夏开花,花草生,大型,白色重瓣。
柳绵:亦作“ 柳棉 ”。柳絮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春末夏初的午后场景,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。

开篇"梦回昼长帘半卷"就营造出夏日特有的慵懒氛围——午睡醒来,白昼变长,半卷的竹帘暗示主人似醒非醒的状态。接着"门掩荼蘼院"带我们看见一个安静的小院,荼蘼花(春末夏初开放)暗示时节已到春末。

诗人用两个精巧的细节捕捉暮春特征:"蛛丝挂柳棉"写蜘蛛网粘着柳絮,"燕嘴粘花片"写燕子衔着花瓣。这两个动态画面既真实又充满诗意,柳絮和花瓣都是春天即将离去的信号。

最后"啼莺一声春去远"用黄莺的啼叫作为点睛之笔,就像一声温柔的提醒:春天真的要走了。这里的妙处在于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声音传递出对春光消逝的不舍。

全篇就像一组电影镜头:从午睡初醒,到推门见院,再到观察蛛网和飞燕,最后被莺啼惊醒。诗人用日常小景道出了人人都有却难以言表的季节感触,让读者在平凡中发现诗意。

钱霖

钱霖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,字子云,后为道士,更名抱素,号素庵,松江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迹亦无考。善作散曲,有醉边余兴,以“语极工巧”见称。又曾类辑名公所作,名曰江湖清思集,(均录鬼簿)并传于世。博学,工文章,不为世用,遂为黄冠,更名抱素,号素庵。初营庵于松江东郭,建二斋曰“封云”、“可月”。后迁居湖州(今属浙江省)。晚居嘉兴(今属浙江省),筑室于鸳湖之上,名曰“藏六窝”,自号泰窝道人。著有词集《渔樵谱》,杨维桢序之,称有寄闲父子之风。编有散曲集《江湖清思集》,著有《醉边余兴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