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镇淮楼

缥缈飞楼景色佳,凭高一望遍天涯。
蜀山西去连三楚,淝水东来带两淮。
近市碧烟斜日起,远村芳树暮云霾。
仲宣徙倚应词赋,暂息尘机散旅怀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镇淮楼时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,语言优美,画面感强。

首联“缥缈飞楼景色佳,凭高一望遍天涯”直接点题,写镇淮楼高耸入云,站在楼上可以俯瞰远方,视野开阔。这里的“缥缈”形容楼阁高耸入云,若隐若现;“飞楼”则突出了楼阁的高耸气势。

颔联“蜀山西去连三楚,淝水东来带两淮”是远景描写,写诗人极目远眺,看到蜀山向西延伸,连接着三楚大地;淝水向东流淌,环绕着两淮地区。这两句通过山水相连的景象,展现了辽阔的空间感。

颈联“近市碧烟斜日起,远村芳树暮云霾”是近景描写,写诗人看到近处的集市笼罩在碧绿的炊烟中,夕阳斜照;远处的村庄树木葱郁,暮云低垂。这两句通过对比近景和远景,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图景。

尾联“仲宣徙倚应词赋,暂息尘机散旅怀”是诗人的感慨,写诗人像古代的仲宣一样,在楼上徘徊,吟诗作赋,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,放松了旅途中疲惫的心情。这里的“仲宣”指的是东汉文学家王粲,他擅长写赋,这里诗人以王粲自比,表达了自己登高望远、抒发情怀的雅兴。

整首诗语言流畅,意境开阔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诗人善于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,将远景和近景、动景和静景结合起来,营造出一幅生动立体的画面。同时,诗人也借景抒情,表达了自己登高望远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尘世烦恼的暂时忘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