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珠寺偕黎惟敬邓君肃梁思立唐寅仲谭永明陈忠父袁敬德集

蜃楼蛟室接青鸳,万壑奔腾浪欲吞。
锦缆牙樯时动兴,碧山琪树易销魂。
飞花似下谈经雨,落日犹传避暑尊。
海上奇游俱不浅,秋风人意满昙门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海珠寺聚会时的壮丽海景和豪迈情怀,充满浪漫的想象力和洒脱的意境。

前两句用"蜃楼蛟室"(海市蜃楼和龙宫)和"万壑奔腾"(无数山谷般的巨浪)的夸张比喻,展现大海的奇幻与汹涌,仿佛要把一切都吞没。这种写法既突显了自然的力量,又暗含了诗人们面对壮阔景象时的震撼心情。

中间四句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转换:先写华丽的游船(锦缆牙樯)让人诗兴大发,再写青山玉树(碧山琪树)令人陶醉;随后笔锋一转,用"飞花似雨"形容众人谈经论道的热烈场景,又用"落日饮酒"记录避暑聚会的闲适时光。这些画面虚实相生,既有实景描写,又暗含文人雅趣。

最后两句点明主旨:这次海上聚会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不平凡的体验(奇游不浅),虽然秋风渐起,但大家的豪情壮志(人意)已经充满佛门圣地。这里的"昙门"既指海珠寺的山门,也暗含佛教"昙花一现"的意境,暗示这次雅集的珍贵难得。

全诗最妙处在于将自然奇观与人文雅集完美融合,既写海浪的壮阔,又写文人聚会的风雅,最后升华到对人生意趣的感悟。诗人用夸张的想象(如把浪花比作山谷)、精巧的比喻(如谈经似飞花落雨),把一次普通的聚会写得气象万千,展现了明代文人纵情山水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典型心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