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泊富阳

弭节⑴富春岸,江潮侵夜生。
扁舟人未寐,风动菰蒲声。
群物渐以息,客怀有馀清。
开篷坐深夜,月在云间明。
远眺江水阔,仰视天河横。
念此复何极,旷然千古情。
恨阻心中侣,浊醪相与倾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,诗人在富春江边停船夜泊时的所见所感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人生的思考。

逐句解析:

1. “弭节富春岸,江潮侵夜生。” 诗人在富春江边停下船,夜晚的潮水渐渐上涨。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。

2. “扁舟人未寐,风动菰蒲声。” 小船上的诗人还未入睡,风吹动水边的菰蒲(一种水生植物)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这两句通过听觉描写,进一步渲染夜的静谧。

3. “群物渐以息,客怀有馀清。” 万物渐渐沉寂,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清澈的思绪。这里“馀清”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。

4. “开篷坐深夜,月在云间明。” 诗人打开船篷,坐在深夜中,看到月亮在云间时隐时现。这一句画面感极强,月光穿透云层,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。

5. “远眺江水阔,仰视天河横。” 诗人远望,江水辽阔无边;抬头看,银河横贯天际。这两句展现了宏大的空间感,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。

6. “念此复何极,旷然千古情。” 面对如此景象,诗人的思绪无限延伸,仿佛与千古以来的情感相通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永恒的思考。

7. “恨阻心中侣,浊醪相与倾。” 遗憾的是,心中的知己不在身边,只能独自饮酒。最后两句流露出孤独之感,但“浊醪”(普通的酒)也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态度。

整体赏析:

这首诗以夜泊富春江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。诗中既有“风动菰蒲声”“月在云间明”这样生动的画面,也有“旷然千古情”这样宏大的情怀。最后两句的孤独感,又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,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。

魅力所在:

* 语言清新自然: 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出优美的意境。 * 意境深远: 从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千古情怀,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。 * 情感真挚: 无论是陶醉于美景,还是感叹知己难觅,都显得真实动人。

这首诗适合慢慢品味,在静谧的夜晚阅读,更能体会其中的韵味。

李若川

李若川,字子至,徐州丰(今属江苏)人。若谷弟。高宗绍兴十六年(一一四六),权金部员外郎,以事放罢。三十一年,由江南西路转运判官移东路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一五五、一八八)。三十二年,总领淮西江东财赋军马钱粮。孝宗隆兴二年(一一六四),除司农少卿。乾道元年(一一六五),以吏部尚书使金。二年,放罢。《两宋名贤小集》存有《延月楼诗稿》一卷。今录诗十三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