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天祥祠联

英灵咽怒潮,遗庙低徊南渡后;
羁旅哀荒屿,残疆抢壤北归时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对联纪念的是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。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:

上联"英灵咽怒潮"用拟人手法,把汹涌的钱塘江潮比作文天祥未能平息的悲愤。后句说后人来到祠堂追思时,总会联想到南宋朝廷南逃后的衰败景象。"低徊"二字特别生动,既描写人们低头徘徊的动作,又暗示着对历史的沉重叹息。

下联写文天祥被俘后的遭遇。"羁旅哀荒屿"指他被囚禁在荒凉的孤岛上(广东海丰五坡岭),"残疆抢壤"四个字浓缩了当时国土沦丧的惨状。最触动的是"北归时"这个时间点——文天祥最终被押往元大都(北京)就义,这个"归"字用得很痛心,明明是押赴刑场,却说是"归",暗含着他以身殉国的决心。

全联最打动人心的,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感。就像上联的潮水再汹涌也改变不了南宋灭亡的事实,下联的文天祥再挣扎也挽救不了残破山河,但正是这种绝望中的坚持,让英雄精神永远激荡在历史长河里。对联用"咽怒潮"和"哀荒屿"的意象,把抽象的民族气节变成了我们看得见、听得着的画面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