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秋女士墓

不甘汉族久沈沦,慷慨捐躯女子身。
秋雨秋风临难日,好山好水祀佳人。
雄心能下谭人凤,巨眼惟知徐锡麟。
底事墓门依两小,也容妓妾作芳邻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纪念革命烈士秋瑾的。全诗用直白有力的语言,赞美了秋瑾为民族解放献身的精神。

首联"不甘汉族久沈沦,慷慨捐躯女子身"直接点明秋瑾不甘心国家衰败,以一介女流之身慷慨赴死的壮举。这里用"女子身"强调在那个年代,女性能有如此觉悟尤为难得。

颔联"秋雨秋风临难日,好山好水祀佳人"用秋瑾就义时的风雨天气,与如今墓地的优美环境形成对比,暗示烈士牺牲换来了后人安享的美好生活。

颈联"雄心能下谭人凤,巨眼惟知徐锡麟"通过对比手法,说秋瑾的胸襟气度让男性革命者谭人凤都自愧不如,而她独具慧眼只看得上徐锡麟这样的真豪杰。这里既赞美秋瑾,也暗含对其他革命者的评价。

尾联"底事墓门依两小,也容妓妾作芳邻"看似在说墓地旁边有些不相称的邻居,实则用反讽手法表达:像秋瑾这样的英雄,死后竟与平凡人为邻,暗示社会对烈士的纪念还不够庄重。

全诗语言质朴但情感浓烈,通过对比、反衬等手法,既表达了对秋瑾的敬仰,也暗含对当时社会的批评。最打动人的是它展现了一个普通女性如何超越时代局限,成为民族英雄的感人故事。

0